偏方词典网 精品偏方整理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肝胆肠胃

肝胆肠胃

平胃散加减治老年便秘

分类: 肝胆肠胃 偏方词典 编辑 : 偏方大全 发布 : 01-28

阅读 :905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偏方,来自网友分享,未经验证!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问题 , 请先咨询专业医生.

【病例】某男,82岁,干部。1996年5月28日初诊。长期患习惯性便秘,自服果导、芒硝方解,否则旬日不行。胸脘痞闷,形瘦纳减,晨起口苦,夜寐不安(50年来常服安眠药)。消化道钡透无异常发现。舌苔黄腻,脉弦有力。
【辩证】脾肾气虚,中焦湿热,肠腑通降失司。
【治则】清热化湿通降为主以治其标,平胃散加减。
【处方】太子参15g,炒苍术10g,川朴10g,炒枳壳10g,黄芩10g,仙鹤草15g,决明子30g,莱菔子15g,紫菀10g,百合20g,夜交藤30g。七剂。
【二诊】药后纳谷有增,然大便仍干结难解,晨起口苦、胸闷不显,上腹稍胀,夜梦较多,黄腻苔已渐化,脉弦有力。胃肠湿热初化,通降未复,治宗原法。
【处方】太子参15g,生白术15g,升麻5g,紫菀15g,决明子30g,莱菔子15g,制军10g,百合30g,苁蓉15g,郁李仁15g,桃仁15g,杏仁10g,夜交藤30g.七剂。
【三诊】服上方后大便已通畅,日行一次。唯胃纳欠香,苔薄黄,脉小滑。湿热未尽,胃失通降。原法合消导醒胃之品继进。
【处方】太子参15g,生白术15g,炙升麻5g,杞子10g,紫菀15g,决明子30g,莱菔子15g,制军10g,法半夏10g,炙内金10g,炒谷麦芽各12g。七剂。
【四诊】药后胃纳转香,大便通畅,每日一行。夜寐仍差,苔薄黄,脉弦缓。治从原法,兼以安神。
  上方去紫菀、法夏,加百合30g、灵磁石15g(先煎)、龙齿15g(先煎)。
【说明】患者年事已高,且多病缠身(失眠50年,糖尿病10余年),症情较为复杂。既有胃肠湿热的标实一面,又有肾虚脾胃不足的本虚一面,但从脉症可知,患者标实为急,治当清化为主。然患者无腹痛拒按,舌无芒刺,苔虽黄而焦,故未至承气汤之急下存阴证,只宜清化通腑,兼以扶正。方中太子参、生白术健脾益气;枸杞子、肉苁蓉补肾通便以治本;黄芩、苍术、川朴、法夏清热燥湿;决明子、郁李仁、制军润肠通便;莱菔子、鸡内金消食化滞;肺与大肠相表里,配紫菀、杏仁宣肃下行,大肠复其传导;升麻升清降浊;夜交藤、百合养血安神。根据现代研究:白术、百合均有促进胃肠分泌,增强蠕动的功能;仙鹤草具有增强免疫、消炎抗肿瘤的作用,故宜于本病的治疗。高年之病,医者多喜补而忌泻。《寿世新编》云:“大率老人药饵,止用扶持。……汗之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下之则元气脱,立致不可救。”此言其常而未知其变。单主任认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人实证者也不少见,关键还在于辨证,而不必泥于成见。有邪当急逐其邪,否则炉中有火,补之恐会星火燎原。

下一篇:加味五金汤治疗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养肝糖浆治疗头晕、胁痛、耳鸣、失眠、口干等症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