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所有偏方,来自网友分享,未经验证!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问题 , 请先咨询专业医生.
【病例】某男,46岁,寨根乡人,2005年9月27日诊。
【主诉】右胁部隐痛伴厌油纳差2个月。
患者5年前患过“急性胆囊炎”,在县医院治愈。一月前患者“感右胁下隐痛不适,食油腻食物疼痛加重,时感口苦、恶心、嗳气,食欲减退,上腹饱胀,大便不畅等,多次在本地治疗效果不佳,特来找你诊治”。
【刻诊】右胁隐痛,胸脘痞闷不适,口苦咽干,大便少而排出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查上腹胆囊区压痛,毛-非氏征(+)。B超示:“胆囊稍大,胆囊壁增厚,毛糙”。
【诊断】慢性胆囊炎。
【辩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则】以化湿利胆汤化裁。
1、【处方】柴胡15g,茵陈30g,黄芩15g,二花15g,大黄15g,元胡18g,枝子15g,川楝子12g,藿香12g,泽泻12g,茯苓15g,金钱草30g,鸡骨草30g,虎杖20g,公英15g。
【用法】5剂,水煎服。
2、金胆片30片 2片,3次/日。
鸡骨草丸75丸, 5粒,3次/日。
上方服后大便稍稀而排出通畅,感上腹痞满及右胁隐痛消失,食欲正常。上方继服10剂,诸症消失,临床痊愈。
【说明】本例右胁胆囊区压痛并见口苦咽干,大便少而排出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湿热内蕴,治宜大柴胡汤或化湿利胆汤以清利肝胆湿热。湿热祛,肝胆疏泄功能正常,则胆囊炎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