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所有偏方,来自网友分享,未经验证!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问题 , 请先咨询专业医生.
【病例】某女,53岁,本镇人,1995年2月17日诊。
主诉:上腹部痞满隐痛,兼胃中嘈杂似饥,食欲减退半年余。
自诉:“患慢性胃炎2年余,发作时用几天药,症状缓解即停,时愈时发1年多。近半年来感胃脘隐痛不适,口干食少,在本乡医院治疗无效,找你治疗”。
【刻诊】上腹部痞满、隐痛不适,胃中嘈杂似饥,时有干呕,食量日减(每顿只能吃半碗稀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脉弦细无力。X线钡透示:“胃粘膜纤细”。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辩证】肝胃阴虚,通降失常。
【治则】宜甘凉濡润,滋阴通降。方选加味一贯煎。
【处方】北沙参15g,麦冬20g,石斛15g,白芍15g,甘草10g,乌梅15g,丹参15g,制香附15g,川楝子12g,枇杷叶12g(包煎),生地20g,地骨皮30g,白薇15g,太子参15g,公英30g。
【用法】6剂,水煎服。
养胃舒 2盒, 1包, 2次/日。
吗丁林5mg 18片, 1片, 3次/日。
维霉素1瓶 6片, 3次/日。
硫糖铝1瓶, 4片, 4次/日。
【二诊】上腹部痞满、隐痛、嘈杂感稍减,五心烦热消失,大便仍秘。 前方白芍增至40g,生地用30g,加元参30g,去骨皮、白薇。6剂,水煎服。西药不变。
【三诊】大便每天1次,软便,食欲明显增加,嘈杂感消失,上腹仍隐痛,患者诉活动后乏力,少气,易出汗。
上方加黄芪40g,党参15g,醋文术10g。10剂,水煎服。
【疗效】后即以此方出入化裁,前后治疗5个月,共用药96剂,症状消失,临床痊愈。随访至今,愈后未发。
【说明】本例虽未作胃镜检查,但临床表现及X线钡透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辩证为肝胃阴虚,治以甘凉濡润,滋阴通降。用一贯煎化裁,治疗半年而愈。以上两例虽同为萎缩性胃炎,但因病机不同,故治法各异,此即中医所谓“同病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