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词典网 精品偏方整理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经 > 神经疾病

神经疾病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穴位

分类: 神经疾病 偏方词典 编辑 : 偏方大全 发布 : 01-02

阅读 :658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偏方,来自网友分享,未经验证!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问题 , 请先咨询专业医生.

中老年是中风偏瘫的高发人群。多数患者表现在身体的一面瘫痪活行动不便。这样的疾病可以经过针灸来缓解的。针灸的穴位就穴位对于针灸来说是很重要的了。

  中风偏瘫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肢体不灵活,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肢体康复过程中,可达到缩短病程、改善肌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优点。

  中风多由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火动生风,气血上冲于脑而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分清闭脱二症:若牙关紧闭,两手握固为闭症,治当开窍、泻热;若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则为脱症,治当回阳固脱。

  我国的传统医学通过3年的系统临床研究,证明了用针刺调理髓海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摸索出了一个以针刺治疗该病症并有确切疗效的穴位组方。它不仅可显著缩短食物通过口咽部的时间,而且还能减少或去除会厌谷、梨状窝的食物残留及误吸。这种针刺疗法与上述所说国外流行的阶段性摄食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相比,不但疗效更优,而且操作简便,起效快,费用低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介绍如下:

  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 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 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目前医院人工针灸越来越少了,易健中频治疗仪替代了人工针灸,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使瘫痪肌肉得到部分或全部功能恢复,与中枢功能重建,受损肌细胞功能恢复等因素有关,穴位电刺激对瘫痪肢体有积极的康复作用,可促进偏瘫肢体的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再生,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最终达到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目标



  本文来源:康美家庭医疗用品店

下一篇:肝厥头晕方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体位疗法治失眠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