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词典网 精品偏方整理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盗汗

盗汗

活血化瘀治自汗

分类: 盗汗 偏方词典 编辑 : 偏方大全 发布 : 11-19

阅读 :575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偏方,来自网友分享,未经验证!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问题 , 请先咨询专业医生.

  金某某,女,47岁。2012年4月16日初诊。主诉:半年前因与他人纠纷后,出现口苦咽干,胸闷心烦,头疼失眠,继而月经超前,乳房胀痛,头面、胸背时作汗出,汗出淋漓,日作二三次。当地医院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服用西药治疗罔效,后经友人介绍,求治于当地中医治疗。经服用中药后,诸症得以消失,唯汗出每因恼怒或情志波动必作,自汗症从此已结根蒂。近日因家庭琐事而生诸多烦恼。刻诊:胸闷太息,口苦咽干,右胁下疼痛(彩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炎),自汗,日作二三次,汗后恶寒畏风。舌质红,苔簿黄,舌两边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瘀斑,尿短赤,大便干,脉弦硬有力。

  此证系因肝气郁滞,日久生瘀,瘀而化热,迫津外泄而致。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泄热为法,方选张锡纯之金铃泻肝汤加味:川楝子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连翘15克,茵陈8克,生麦芽25克,黄芪20克,甘草10克。5剂,水煎早晚温服。

  二诊:服上方五剂,诸症大减,右胁下疼痛消失,时微感不适,药后自汗霍然消失,饮食大增。苔薄黄,舌两边散在较小瘀斑消失,较大瘀斑缩小,其色变淡,脉弦。药以中的,原方略更药量,因患者近日远行,继进7剂。

  药后诸症消失,饮食如常,精神健旺,嘱其调情志,知持满,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后以丸剂以善其后。

  按:本案系因情志抑郁,致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郁滞日久,血运不畅,积滞成瘀,瘀而化热,迫津外泄。方中川楝子制肝气之横逆,更引心包之火及肝胆所寄之相火下行;乳香、没药“透窍以理气,化瘀以理血”,“能使气之郁者,融化于无形”;三棱、莪术善理肝气,更善理一切气滞血瘀之证;连翘能疏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茵陈秉少阳最初之气,凉而能散,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生麦芽善疏肝气,疏肝木以行肾气;黄芪、甘草佐诸品,使补破之力可相匹配,使气血不受损伤。药后自汗霍然消失,开始亦感疑惑,后顿悟王清任“瘀血亦令人自汗盗汗”之训。诸药相伍,使肝气得舒,气血和平,瘀祛热清,津液内守,故汗止病瘥。

下一篇:“瘪麦子”治盗汗歪打正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儿盗汗中药敷贴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